菜单

会议通知(第三轮)2024年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来源:
时间: 2024-11-20

参会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主办方:中国科学院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先进计算与数字工程研究所

协办方: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英国ASD公司;美国Resonon公司;加拿大ITRES公司;美国Campbell公司


01 会议背景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2024年各国纷纷加快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施进程。中国在推动“双碳”战略过程中,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并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然而,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频发也表明了当前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深入理解生态系统的碳源碳汇功能,利用多要素观测技术进行全面监测,已经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天空地一体化观测技术,如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和同位素观测等技术,在评估生态系统碳通量、揭示碳源碳汇动态及其驱动因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的发展,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将于2024年11月26日举办“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此次会议将以线上形式进行,旨在汇聚国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02 会议目的

本次会议旨在面向广大科研人员,深入探讨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会议将涵盖以下方面:

多要素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SIF植被遥感、湍流涡动通量、多通道土壤呼吸和同位素观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应用场景。

碳源碳汇功能的前沿科学问题:关注2024年全球极端气候事件频发背景下,不同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多源数据融合与综合监测:探讨如何将不同观测技术的数据进行融合,建立全面的生态系统监测数据库,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技术在碳中和战略中的应用与前景:讨论技术在支持国家“双碳”目标中的应用潜力,分享典型案例与最佳实践。


03 会议内容

(1) 生态系统碳源碳汇观测技术的前沿问题与挑战

(2) 多要素联合观测技术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3) 多源数据融合与综合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4) 技术在碳中和战略中的应用与前景

(5) 全球与区域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影响


04 会议日程


2024年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


待定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00~9:05

致辞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9:05~9:10

致辞

陈劲松 副所长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数字所

9:10~9:50

华南海陆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实践与挑战

张红星 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9:50~10:30

美丽奥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智慧生态监测

10:30~10:40休息时间

孙宝宇 总经理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10:40~11:20

生态系统碳源碳汇立体监测方案及实践

周伟 高级工程师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11:20~12:00

稻田温室气体同步自动观测系统-设想与实践

休息时间

郝彦宾 教授 

中国科学院大学

13:30~14:10

极端气候事件背景下的温性草地碳循环

韩善龙 工程师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14:10~14:50

“空-地”高光谱遥感监测技术设备的升级

杜灵通 研究员 

宁夏大学

14:50~15:30

气候变化背景下宁夏生态系统碳汇监测及应用案例

15:30~15:40休息时间

刘准桥 副教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15:40~16:20

日光诱导叶绿素荧光(SIF)与植被生产力(GPP) 关联机制及关键参数建模研究

任海燕 教授 

内蒙古农业大学

16:20~17:00

荒漠草原土壤甲烷和二氧化碳通量对增温和氮添加的响应

徐冬云 副教授 

山东农业大学

17:00~17:40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农田土壤属性估测研究


05 会议时间、形式

1.会议时间:2024年11月26日

2.会议形式:网络线上直播


06 注意事项

※ 本次会议不收取任何费用


07 报名方式

扫描二维码,回复“碳中和”

会议通知 | 2024年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三轮通知)


08 联系我们

会议通知 | 2024年碳中和背景下生态系统多要素观测技术学术交流会(第三轮通知)

请添加工作人员微信,邀请您进入此次会议交流群(请备注单位及姓名)


专家介绍

陈劲松,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数字所副所长、空间信息研究中心主任、深圳海洋环境信息大数据分析与应用工程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测绘科学技术奖、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市科技进步奖、全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获得者。2004 年中国科学院遥感与应用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遥感机理和遥感应用;发表SCI/SSCI 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3部,遥感图集1部。主持多项重要研究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广东省和深圳市等。主要研究方向有空间与环境数据处理方法、多源空间和环境数据同化以及信息融合方法、基于多源空间数据分析的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张红星,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博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京津冀城市国家站,高级工程师。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访问学者。主要领域是城市生态学监测研究,发表文章40多篇,专利10余项,承担参与国家重点研发专项,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设计试验国内第一套用于测定地表CO2释放的多通量箱系统,国内最早多点原位全天侯高频监测土壤呼吸。


周伟,男,博士,高级工程师。2007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2010年7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农学硕士学位;201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期间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获得土壤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野外观测平台运行与管理、农田生态系统生态要素长期监测以及农田氮素循环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等4项。近年来共发表科研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18篇,授权专利5项,参编专著2部。主要研究农田地下水反硝化;农田氮素去向原位测定技术与装备研发曾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年度科技奖(2020)二等奖。


郝彦宾,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生态学会长期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陆地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从事中国北方温性和高寒草地、中国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氮循环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水分有效性对陆地生态系统碳/能量交换的影及其响应机制,极端气候事件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先后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和中科院先导(A)专项子课题等,在GEODERMA、AGRICULTURE、 ECOSYSTEMS&ENVIRONMENT发表多篇学术文章论著。


杜灵通,男,1980年生,宁夏同心人。宁夏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遥感应用协会黄土高原遥感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恢复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理学会黄河分会委员、宁夏生态学会理事、六盘山大气科学宁夏回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学术委员会委员、《水土保持学报》青年编委,入选宁夏青年拔尖人才工程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中科院“西部之光”人才计划。主要从事植被生态遥感、生态系统碳水循环监测与模拟等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课题2项,其他各级各类项目10余项。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生态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4部,参编1部,授权专利9项Biogeosciences、获软件著作权6项,获各类奖励7项,主持和参与完成科技成果登记6项)。


刘准桥,南京大学生态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荧光遥感与植被生理生态特征的关联机制研究。近几年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等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中国博士后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


任海燕,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2023年当选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获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及择优滚动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支持、内蒙古自治区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等荣誉。


徐冬云,农学博士,校聘副教授。2013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20年12月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遥感与信息技术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21年9月至今就职于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研究方向主要为土壤近地传感,多传感融合,土壤数字制图等相关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农机”专项。在Geoderam、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Environmental Pollution等主流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相关推荐
Copyright ©2018-2023 北京理加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